发布增持公告后,从1月23日开始,海越科技开始实施增持计划。
海外重点地区油气勘探取得重大发现,新增油气储量规模超出预期,特别是巴西里贝拉项目首个延长测试井组实现首油,标志着海外积极参与深水油气合作进入新阶段阿姆河萨曼杰佩气田增压项目集气站改造提前完工投产,显著提高了向国内输气能力和天然气保供水平。
1月24日,从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获悉,2017年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完成油气权益产量当量8908万吨,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原油权益产量6880万吨、天然气权益产量254.5亿立方米,超额完成年度各项生产经营任务。面对老油田稳产难度大、部分地区社会动荡及资源国诉求增加等一系列困难,各地区公司、项目公司积极应对,加强协调沟通及风险防控,不断深化油藏地质研究,积极落实新井钻井和投产,实现了老油田硬稳定、新油田快发展。伊朗南帕斯11区项目合同成功签署,为继续开拓伊朗市场奠定了基础。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推行投资升级管理,根据油价变化情况调整风险勘探和大型建设项目投资节奏,投资规模进一步得到严格控制。阿联酋2014项目实现交割,进一步扩大中国石油高端市场份额。
巴西海上佩罗巴区块在激烈竞争中顺利中标,成为继里贝拉项目之后获取的又一个勘探潜力大、前景好的深海勘探区块。海外重点地区油气勘探取得重大发现,新增油气储量规模超出预期,特别是巴西里贝拉项目首个延长测试井组实现首油,标志着海外积极参与深水油气合作进入新阶段。大庆油田开发系统干部员工坚持把精准要求贯穿油气开发全过程,从方案、设计到实施,从区块、层位到井网,每个方面、每项工作都加大优化调整力度,油气开发再上新台阶。
大庆油田上下紧紧围绕十三五重大专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攻关实现新的突破。截至12月27日,大庆油田水驱自然递减、综合递减、年均含水上升管控有力,分别比计划低1.07、0.42和0.03个百分点。非均相复合体系和插层聚合物复合体系,室内实验提高采收率15个百分点以上。今年是大庆油田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大庆油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意见》,编制实施《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稳步推进三年滚动规划的第一年,油田开发系统干部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当好标杆旗帜为根本遵循,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油田开发效果不断改善,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新突破和新成效。
产液量年增幅0.68%,创10年来新低。在集团公司大力支持下,大庆油田海外油田提高采收率项目经理部与各海外公司克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地区局势动荡的不利影响,积极推动海外业务实现新的发展。
生产组织运行顺畅高效。水驱占比达到65.5%,为5年来最高水平,其中低成本的未措施产量超产23.3万吨,进一步突出了对原油生产和效益开发的支撑作用。天然气业务加快上产步伐,实现了一系列基础性、阶段性和突破性的重大进展。三采驱油效果持续改善。
注水量年增幅为负1.46%,10年来首次实现负增长。年干粉用量同比节省16.1%,复合驱单井投资和费用明显下降,进一步提升了油田开发的质量效益。微幅构造、复杂断层、窄小砂体等精细刻画技术,剩余油量化描述技术进一步发展,为水驱精细挖潜、聚驱优化提效和复合驱规模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庆油田开发系统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科学制定生产运行曲线,统筹调度队伍设备资源,从方案编制、计划下达,钻井、射孔、压裂、基建的安排,到土地征用、物资供应、水电路信的保障,高效无缝衔接,生产组织、施工作业效率持续提升。
大庆油田开发系统干部员工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应对低油价,抓住水、电、气、液等主控要素,深挖内部潜力,开源节流、持续有效开展降本增效活动。天然气年产量即将迈上40亿立方米新台阶,油气开发实现高效新发展。
目前,哈法亚项目正高效运营,三期工程已正式启动,哈萨克斯坦KS分层注水试验扎实推进。智能分注、油井压裂、电潜柱塞泵举升、井下清洁作业,以及深井、水平井钻完井等技术进一步完善,收到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联合调试对这条管道的施工质量也做了初步验证。这标志着第二条中俄原油管道圆满完成联合调试。清管器从漠河进入管道时当地气温为零下40摄氏度。中俄二线工程拓展了中国原油进口渠道。2018年1月1日管道正式投产运营后,中国从东北进口的俄罗斯原油将由现在的每年1500万吨增加到3000万吨。中俄二线工程全长932.1千米,口径813毫米,起于黑龙江省漠河县漠河首站,止于大庆市林源末站,与2011年投产的漠大原油管道并行敷设。
此次联合调试是在我国北方极寒天气下进行的。近日,穿越大兴安岭的千年冻土和松嫩平原肥沃的黑土地,从祖国北极漠河起步的清管器,经过12天跋涉顺利落入末站林源输油站的收球桶,现场一片沸腾。
连日来,由管道公司、项目部、运行单位、参建单位组成的投产组周密部署、精心操作、紧密跟踪,使进入管道的俄油跟随清管器顺利到达林源末站清管器从漠河进入管道时当地气温为零下40摄氏度。
中俄二线工程拓展了中国原油进口渠道。2018年1月1日管道正式投产运营后,中国从东北进口的俄罗斯原油将由现在的每年1500万吨增加到3000万吨。
连日来,由管道公司、项目部、运行单位、参建单位组成的投产组周密部署、精心操作、紧密跟踪,使进入管道的俄油跟随清管器顺利到达林源末站。此次联合调试是在我国北方极寒天气下进行的。联合调试对这条管道的施工质量也做了初步验证。这标志着第二条中俄原油管道圆满完成联合调试。
中俄二线工程全长932.1千米,口径813毫米,起于黑龙江省漠河县漠河首站,止于大庆市林源末站,与2011年投产的漠大原油管道并行敷设。近日,穿越大兴安岭的千年冻土和松嫩平原肥沃的黑土地,从祖国北极漠河起步的清管器,经过12天跋涉顺利落入末站林源输油站的收球桶,现场一片沸腾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关于天然气液化和大型乙烯装置深冷分离方法的两项专利获得首届石油和化工行业专利奖优秀奖。中国石油测井李宁创新团队荣获创新团队奖。
12月中旬,记者从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授奖大会获悉,中国石油58项成果上榜,其中,满足国Ⅴ国Ⅵ升级的FCC汽油关键组分定向分离技术、疏松砂岩复杂油气藏防砂完井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工业化应用两项成果荣获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非常规油气专用钻井液新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多元热流体吞吐增产关键技术及矿场应用等6项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石化联合会奖励基金管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胡迁林介绍,今年获奖项目有三大特点:一是许多项目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行业创新的新动能。
此外,中国石油高雄厚等完成的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蒋官澄等完成的一种用于井壁稳定的仿生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钻井液,两项专利喜获首届石油和化工行业专利奖金奖。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冯庆善荣获青年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例如,荣获技术发明特等奖的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产品出货量占全球20%,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青年科技人才成为创新主力军,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占总获奖人数的64%。
二是获奖项目构建了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体系,今年授奖的175项成果共获授权发明专利2219件,平均每项获奖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11.9件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关于天然气液化和大型乙烯装置深冷分离方法的两项专利获得首届石油和化工行业专利奖优秀奖。
二是获奖项目构建了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体系,今年授奖的175项成果共获授权发明专利2219件,平均每项获奖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11.9件。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冯庆善荣获青年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石化联合会奖励基金管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胡迁林介绍,今年获奖项目有三大特点:一是许多项目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行业创新的新动能。三是青年科技人才成为创新主力军,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占总获奖人数的64%。